精随欲动,火随念生寡欲,为什么是养生必

2021-3-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引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男科学》、《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篇文说,我想和您聊两个字——寡欲。

  

  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可能会有一番感想:文君然,你总在文章里面说“寡欲”。请问,在这个世界上,谁能寡欲啊?你能做到寡欲吗?人真的寡欲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读者朋友啊,你记住,寡欲,不等于无欲。做一个无欲的人,不现实。但是做一个寡欲的人,却可以让我们延年益寿。

  来谈一个我从前的病人吧。

  这个人,男性,55岁,是一个知识分子。从前在公立学校教书,后来嫌赚得少,辞职投身民办教育事业。不过,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早年,他和妻子离婚,儿子随原配去了国外定居。他需要隔个三五年才能亲眼见儿子一次。而他自己也再婚,二婚妻子就是他在离婚前认识的同事,长得很漂亮。后来,二婚妻子因乳腺癌离世。这样折腾一圈,该患目前依然是孑然一身。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现在对儿子愈发思念,渴望回归家庭生活,又觉得无法面对原配妻子。同时,他创办的教育机构,效益也不是太好,甚至有些难以为继。于是,他就得病了。

  什么病啊?说起来,让这个55岁的男性羞于开口,这就是遗精。同时,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全身上下都有病:脑袋上,迷糊耳鸣。心里面,常常觉得心慌心悸,睡眠也不好。腰腿没力气。最近,还添了一个毛病,这就是晚上睡觉盗汗。

  

  这一系列症候,我心里明白,四个字概括“君相火旺”。

  我没做太多解释,但是面对他,我说了几句话:“我可以给你治治看。但是你要记住,从现在开始,把心收回来。失去的东西,就让它失去,你要着眼于现在。钱暂时赚不到,先不赚,以后慢慢赚。心收不回来,你的身体不会好”。

  为什么这么说啊?明摆着——如果不是他年轻的时候,慕财又慕色,怎能有如今家庭和事业的双重不如意?如果不是对过往的种种心怀惭念,追悔莫及,他又怎会接受心灵的煎熬?因此,当下最重要的是,就是收心,做好当下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更不要怨天尤人。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君相火旺吧。

  君相火旺之症,在中年人身上是常见的。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很多六十岁左右的人,也会有这个症候了。所谓君火,就是心火。所谓相火,就是肝肾之火。君相火旺,说白了,就是心和肝肾都有虚火。两者是越烧越烈。君火,引动相火。相火,助煽君火。心火动,则人失眠、心悸、心慌、心烦。相火动,则耳鸣、口干、口苦、小便短赤、遗精。此证的由来是什么?是心肾的阴水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敛阳。故而,患者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潮热、盗汗,下肢会觉得没力气。

  

  也许有人会问了,这类人的“阴”,跑哪去了?为什么就不足了呢?

  这又得回到“寡欲”这两个字上了。人的欲望,一旦多了,就会耗伤阴津,就会令我们阴虚阳亢。因为我们有所求、有所念,有所慕,这都是阳气在动啊。阳气总动,阳热之性就越来越盛,就会伤阴。所以你看,咱们老百姓有个俗语,叫做“着急上火”。为什么上火?因为你着急,因为你心有所念。

  所以说,一个聪明的人,他想养生,必须从保养阴精开始。保养阴精,必须从寡欲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欲望,要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如此可以让自己阴阳平衡。我如上所说的很多君相火旺之症,就会减少、减缓。

  现在,请你回想自己,回想自己身边的人,回想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这么回事?

  一切身病,都是心病。中医,医的是病,最后医的是人。

  

  那么,遇到如开篇所提及的,因为君相火旺所致遗精患者,如何应对?我这里有一张验方,也是从医林同道那里得来的,经过反复验证,效果喜人。这就是生牡蛎、生龙骨、生芡实、生莲子各30克,知母和麦冬各18克,五味子9克。肝火旺明显的,酌加黄柏、白芍。此方据传为甘肃名医杨守义的验方。龙骨牡蛎,都有潜阳、固摄之能,芡实和莲子,主收敛固涩。知母清下焦之火,麦冬清心火,五味子养阴、宁心、安神。

  

  

  于日常调养,我们不妨用神门穴和太溪穴。这两个穴位,是改善心肾不交证的常用对穴。神门穴可以清心凉营,主清心火。太溪穴能滋肾阴降肾火,补肾强腰。两者配合,对君相火旺者是十分不错的。我们每天坚持用手指尖按压即可,每天不拘时候,操作下。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年人保健的一对儿宝穴。

  总之,精随欲动,火随念生。寡欲,不是噱头,不是说辞,更不是无稽之谈。它是古老中医学给我们的养生智慧。继承它,是非常有必要的。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文君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zz/10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