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人文化宫团体改革之路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广州工人文化宫团体改革之路

概况单位名称:广州工人文化宫团体成立时间:2000年单位结构:由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下称市一宫)、第二工人文化宫、第三工人文化宫、员村工人文化宫和芳村工人文化宫(下称二宫、3宫、员宫、芳宫)5个工人文化宫合并组建员工人数:在册人数共有660人,其中在职人员495人,离退休人员165人案例断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人文化宫从过去“靠拨款吃饭”转向“靠市场吃饭”。他们不断深化改革,对原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下降经营本钱,提高效益,一步一步地走向市场。团体成立4年多来,在人材、资金、场地、物质、技术和公共关系等方面实行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使各个宫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公道调配,从而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为难局面。他们将二宫的体育专干进行公道调配,促使各宫的体育项目成了发展势头最劲的产业;将员宫工人休养所改成金雁宾馆,以适应广州城市中心东移的发展需要;把1宫等3个宫的图书馆搬到员宫集中管理,一白癜风权威医院改文化宫团体图书馆陈腐狭窄的落后面貌;员宫新大楼落成从1宫调剂45万元作为开业周转资金;3宫缺少放映装备,从2宫调剂解决,使三宫的“西关大舞台”增加了新的内容。创新广州工人文化宫团体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创新。1是机制创新。通过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用半年时间逐岗、逐项落实了岗位制,建立了以岗位工资为主、业绩考核嘉奖为辅的分配制度;通过干部轮岗换岗,完全改变了以往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各级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2是技术创新。职业技能培训从最初的几个专业发展为30多个;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发展为等级、学历培训。3是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点艺术创作和实践的发展理念已蔚然成风。每一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小品、舞蹈、曲艺、音乐、灯谜、集邮、摄影作品180多件,各种理论文章30多篇。4是活动情势创新。充分发挥工会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走团队与企业联姻、与属地政府部门共建的门路。与珠江钢琴集团公司“联姻”,将广州工人合唱团更名为“广州工人珠江钢琴合唱团”,从而解决了发展经费问题;与社区签订文化建设和实行《公民道德建设纲领》协议,首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5是管理情势创新。以新的组织管理情势增进28个团队、协会,几十个活动项目,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6是活动内容与艺术情势创新。广州工人合唱团首开先河,将西洋音乐与岭南曲艺组合谱曲,交响乐与粤曲合唱组曲,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省文化厅定为保存节目。7是经营项目创新。除展开经常性、普及性、公益性、持久性的老工人之家、图书馆等传统活动项目外,还增加保龄球馆和门球场等18个场馆;建立了集邮、摄影、灯谜和体育等9个协会。8是阵地建设创新。除继续抓好室内阵地建设外,还重点抓好广场文化阵地建设。前后投资数百万元修建和新建了2宫大众乐广场、1宫电影广场、三宫西关大舞台广场、员宫金雁广场、芳宫花地湾广场5个各有特点的文化广场。品牌5个工人文化宫都十分重视建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效应,借助和依托各种文化设施,在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事业,构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赢得了很多荣誉和效益。1998年一宫、二宫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系统示范工人文化宫”;1999年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又被评为“全国职工文化先进单位”;2000年跻身“全国职工劳福事业百强”行列。市一宫电影城所属的活动电影放映队曾被媒体称为“都市里的乌兰牧骑”;2000年分账影片票房名列全国第五名;2002年跻身全国超千万票房影院行列;2003年成为“五一”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唯一一个电影“先进集体”;2003年上半年虽受非典影响观众聚减,但全年总票房仍有上千万元。2002年,广州工人文化宫团体在全国县级以上1.3万多个工人文化宫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被文化部授与“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zl/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