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回顾黄帝内经第三招
2019-1-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文根据音频整理而成
现在正值春季,是冬天寒气渐渐褪去,热气上升的一个季节。应多注意保暖,记住一句老话:“春捂、秋冻、夏添衣”。
女孩子不要冻到脚,尽量保护好你们的脚丫子、脚脖子,还有小腿部分。因为春天地气都在往上涌,仍有倒春寒。下肢是非常害怕这种寒冷的侵害的,为了五十年后的你不是老寒腿,加油。
男生不冻背。因为我们的督脉是身体的阳气所经过的地方,都在你的后背上,男生一定不要把后背轻易的露出来,要保暖。
春风虽然很柔和,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让它把病毒、湿气、寒凉,都吹到我们的身体里面。
特别注意的一个地方是大家的脖子。女生最好带围巾,也可以带一条漂亮的丝帕。那男生,把运动衫的领子立起来也很帅。
原文: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译文
上古时期,对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的教诲,人们往往都能遵守。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及时的回避。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而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所以他们心智娴熟,私欲很少,心情安宁,没有恐惧,形体虽然劳动但不过分的疲倦,真气从容和顺,每个人的希望和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
”现在逐字分析理解。最近查了一下资料,大部分文献里,从那个最早的“神”诞生的时期到黄帝这一段时期,有据可循的资料很少,但很多当时的各种学问家都有提到有可能是一种比喻,把那一段更早的时期暂定为“上古”。
在看《论语》的时候我们知道,孔子他一直追求的一种贵族式的、君子式的真正的教养,而那个时期有可能是殷周时期古老的礼制,孔子他老人家一直在追逐这个东西,一生并不是很得志。
圣人,现在一提到圣人都会想到孔圣人、亚圣、二圣等。
什么是圣人?古代指道德修养极其高的人。
当然各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认为是道德修养最高的一个境界是与天合德。道家关于道德修养成就的说法比儒家多,之前我们提到的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不同的说法,道家里面讲圣人也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单一的一种,《内经》在这方面是传承了道家的说法。
那第一句就是,这个上古时期通晓养生之道的这些圣人的教诲,然后下面普通的民众,听到他们的教诲之后,可以按照他们的教诲去做。“下皆为之”,这个比较好理解。
“虚邪贼风
”人有“虚邪”必然会有“实邪”,虚和实是对反义词。什么是“实邪”?“实邪”是凡是你能用肉眼看到的东西都叫“实”,包括我们用显微镜能够看到的细菌和病毒,这些都是有形有质,这些都叫做“实邪”。
那么“虚邪”是什么?“虚邪”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物质之上、推动物质运动的一种能量,跟天地变化的规律有关系。
例如我们经常说上火了,着凉了。火是什么?是一种能量。有的人会起痘痘。那这个寒气呢,也是一种能量,比如说有的女生会痛经,但它们并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但它们同样能够伤害你。
中医把影响人身体的六种负能量叫做“六淫”,“淫”是过分的意思。“六淫”包括一风、二寒、三暑、四湿、五燥、六火它们都是“虚邪”。
什么是“邪”呢?是指相对人的正气而言,人活着,身上有一股正气,也可以讲为是一种给我们生存提供能量的一种生气。所谓“生气”,科学一点讲类似一种规律的波长和振动频率,就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提供我们生命个体本身活着的一种规律波长和振动频率,而提供这种能量本身,我们称之为正气或生气。所有跟它这种规律波长和振动频率不协调不一致的东西都叫做“邪气”。
当然我刚才讲的是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规律性波长、振动频率和生气的属性,那么可能适合你的不适合我,适合他的并不适合另一个人。所以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引起你情绪波动的能量或者信息叫什么?也是叫“邪气”,让你大喜、大悲、大怒、大惊、大恐的东西都是“虚邪”,所以“虚邪”后面接着一句话,叫做“避之有时”,教你不要迎上去,躲开它,不要迎难而上,你发现这个东西来的时候,要换个思路绕道走,不要这个针尖对麦芒。
中医讲六淫(六欲)的这个病相对好治疗,但是七情的病难医。
七情六欲里七情是什么?喜、悲、怒、惊、恐、忧、思这些都是情绪上引起的,让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运行不畅的这种能量,称之为七情。
和道医聊天,他们讲,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都是“情志病”。我就说那有意思了,“情志病”?“情”从哪来?“志”是什么?各种说法都有,听的我也是云山雾绕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我们身体的疾病,心理影响生理会占有很大一部分,我们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希望我们每一个学员多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