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or初恋,正确看待孩子青春期的情感萌
2020-10-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公益献礼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看到“早恋”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看到“早恋”这个词,你又会想到什么?
而在孩子眼中,他们是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来源
视频中,孩子们的回答天真无邪,让人忍俊不禁,不由得回想起爱情的美好与单纯。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谈“恋”色变呢?
早恋,从字面上看,“早”意味着提前,没有在常规或者应该发生的时间谈恋爱,从大人的立场上看,这一行为举动是不合适的、不恰当的、应该被否定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大人的立场上看,孩子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才是最主要的任务,家长和老师尽一切可能为孩子打造舒适健康、和谐稳定的物质环境,就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学习,而谈恋爱不是这个阶段的任务,等到孩子大了,完成学业后,再开始进行谈恋爱这一任务。
于是,当家长或老师看到男女同学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一下课就凑到一起,就算是他们真的在讨论学习问题,家长与老师也警觉地将其分开,耳提面命早恋的危害。
孩子们心里不由得郁闷起来:我们只是讨论个抛物线,至于吗?
也有些孩子觉得:我这不是早恋,是初恋。
诚然,众多影视文学作品都向人们展现初恋的单纯与美好,《阳光灿烂的日子》、《山楂树之恋》、《芳华》、《初恋这件小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些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国家、什么地区、什么时代背景,初恋总是最能引起人们内心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而初恋发生的年纪不恰恰是青涩懵懂的青春年少吗?
当我们成年以后甚至步入老年,回想过去的青葱岁月,如果没有一段曾经令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刻骨铭心的感情,人生怕是留下些许遗憾。
所以,恋都恋了,还分什么早晚呢?
曾有孩子问我,老师,青春期到底能不能谈恋爱?
我说,对于青春期谈恋爱这件事,我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不支持。
“春天不要急着做秋天该做的事。”
正如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期待,学生时代我们最重要的任务确实是学习,是读书,是积累更多知识,为了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尽可能多地立于不败之地。
毫无疑问,谈恋爱会分散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而异性之间的相处更是一门学问,学生时代的我们,难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和领悟,这使得第一次打开感情世界大门的我们,对里面的矛盾与难题束手无策头疼不已,轻易就陷入感情的漩涡难以自拔,影响我们的学习主业的同时还令我们情绪低落,迷失自我。
这是老师和家长反对青春期谈恋爱的根本原因,我们不愿也不想看到本应尽情享受美好花季的你们,变得惆怅、感伤、难过甚至自卑、痛苦、自我怀疑。
所以,春天就去做春天该做的事,挥洒汗水,努力耕种,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光明的前途,成功的硕果会在金黄的秋季等待着你们。
不反对。
如果说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么青春的悸动则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正常规律。
青春期是我们人的第二快速发展期,生理上的第二性征发育,使得我们逐渐褪去孩童的模样,拥有了成年人的外表。生理的这一变化使得我们的心理上也开始出现了细微而奇妙的变化。
我们开始对自己和异性产生好奇,开始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敏感、脆弱,内心产生种种矛盾、纠结的复杂心思,这些都是成长带给我们的新的挑战。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的情感萌动同样有其美好的一面,这是人类发展的正常规律。
如果我们一味地否定、拒绝、打击,则会扭曲这一规律,而获得不良的后果。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接纳孩子的变化
正如上文所说,孩子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变化会让孩子手足无措,内心充满困惑与烦恼。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留心孩子的各项生理变化,女孩子的月经、男孩子的遗精、脸上长出青春痘和胡子等等,我们应当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与接纳,告诉孩子:
这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说明你长大了,爸爸妈妈替你感到高兴!
另外,如果孩子有任何疑惑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随时都可以与爸爸妈妈提出,我们很愿意帮助你一起解决和面对!
国外就有父母给初次来潮的女儿举办派对的例子,派对邀请了亲朋好友,并准备了很多礼物和蛋糕,以此告诉孩子初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全家人都很替她开心,恭喜她长大了!
2.把孩子当成大人,开诚布公地讨论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外表的成熟,内心也拥有了“成人感”,尽管此时他们还由于知识阅历的欠缺而依然幼稚,但我们仍需尊重他们想要独立、以成年人自居的特点。
所以,在与孩子沟通时,把孩子当成大人,开诚布公地讨论则是建立良好亲子沟通的重要前提。
不用害怕与担心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更无须担心与孩子讨论亲密关系与性,相反,这是青春期的孩子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