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谈饮食养生

2021-4-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重阳节为何要遍插“茱萸”?

徐文兵医易同修偏方针灸食疗大全今天

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以下视频建议在WiFi联网下查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茱萸如何成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在古人的生活中茱萸发挥过那些作用呢?

为什么要插茱萸呢?因为每年的重阳节都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也就是茱萸成熟的时候,而古人认为,茱萸性味芳香,能够祛病除邪,所以,就在这一天头插茱萸枝,或者在胳膊上佩戴茱萸做的香囊,登高游兴。

据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就在每年9月9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晋朝的周处也在《风土记》中说9月9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茱萸有个雅号叫做辟邪翁。

关于茱萸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东汉时在汝南县(河南上蔡)有一个人叫桓景,她的父母在大温疫中病死了,而桓景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在附近的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他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害人,于是桓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胜问魔为民除害,他听说终南山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仙人,他就收拾行装进山拜师学艺,学师几年以后,有一天他的老师对他说,今年的九月初九,汝河瘟魔又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于是老师给了他一包吴茱萸的叶子、菊花酒一瓶,同时嘱咐他应该带领家乡的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后,如法炮制,带领大家躲避了这场瘟疫,从此以后当地百姓把九月九登高避祸的传统,一直传到现在。

传说给茱萸披上神秘的外衣化身仙人的法宝。而在中医的眼中,茱萸是治病的良药。茱萸又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它们的药性各不相同,只有吴茱萸才是重阳节的主角,吴茱萸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吴茱萸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因为他气芳香浓郁,味道辛辣有小毒,而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它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主要治疗胃病的呕逆吞酸、腹痛吐泻。有的人会长口疮,牙齿肿痛,还能治疗湿疹、溃疡等。它的枝叶能治疗泻痢、杀害虫,其根也可入药。除了内服的药用价值,吴茱萸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虫防蛀。

在南方过了重阳节就迎来了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前因为秋雨潮湿,秋日还没褪尽衣物容易霉变,所以必须防虫,人们利用吴茱萸有小毒的特点,用它来驱虫除害。

另外一个茱萸:山茱萸,他也是一味中药,虽然名字与吴茱萸差不多,但二者的味道截然不同,吴茱萸辛辣味苦,而山茱萸味道是酸的。山茱萸一般在清明时节开黄色花,秋分至寒露时成熟,果肉被称为山萸肉。我们一般把山茱萸的果肉用沸水浸煮以后,捏出果核晒干,就成了我们中药的饮片。中医认为,山茱萸是一种扶助正气的药,可以补肺气,益精气,固虚脱,通常用来治疗气短乏力、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状。我们现在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其中就有山茱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zz/10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