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遗精 > 遗精治疗 > > 中医谈心平气和

中医谈心平气和

2017-3-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看看古人对心平气和的注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一定是顺畅的。如果气的运动不顺畅了,身体就会感到不舒服。影响气的运动的最直接的因素莫过于自己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古人总结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意思是说,经常发怒会改变气的运行方向,人体内的气是按照水升火降原则运行的,发怒之后,气就会停留在上部,古人形容这一状态为怒发冲冠。气滞留在上部之后,心火就不能下降,心火不能下降,下面的肾水就不能上承,水不涵木,肝阳就会亢盛,这时人自然就会昏昏沉沉的。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两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的心胸开阔了,他身体内的气就会顺畅,这样的人“真气从之”,身体自然安然无恙。

恐惧气将下行。人一恐惧,气就会向下运行,肾在身体的下部,气一下子都集中在了下部,肾一时怎么承受得住,肾气不固,人就会出现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人们常说吓得你尿裤子,就是这个道理。

惊慌气将乱。惊慌时,人常常会六神无主,这是因为此时身体内的气乱了,身体内的气本来是按照“水升火降”规律进行的,心火下降,肾水上承,肺气下降,肝气上升,胃气下降,脾气上升……然而,人一惊慌,气就会乱作一团,六神自然会无主。

忧思气将结。气结,实际上就是气滞。《黄帝内经》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悟,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一个人总是忧虑,为琐事烦恼,神就会凝于事,气就会聚于某一处而不行,忧思便会成疾。中医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思过了头,脾气就会郁结,这时人常常会茶饭不思、胸胀肋痛,除此之外,忧思还会伤胃,气滞留在了胃里,胃气不畅,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患上胃病。

当你的生活被忧思、悲伤和恐惧缠绕时,疾病就离你不远了。无论外界如何变换,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也就远离了疾病,这便是《黄帝内经》说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养生没有别的秘诀,关键就是要想通,乐观。用真诚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当下。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没有七情六欲,人就不能称之为人,心平气和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千变万化,只有做到了这样,人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









































北京白癜风
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zl/4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