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ldquo祛湿第一米rdquo
2021-5-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暖花开的三月,却阴雨绵绵。回南天空气潮湿,让人感觉湿哒哒的,身体里的湿气越来越重了!
问题来了:该怎么祛除体内湿气?试试“祛湿米”啊!
这个“祛湿米”就是大名鼎鼎的——芡实!提到芡实,知道的人可能比较少,但如果说鸡头米,大家一定就会恍然大悟了。
芡实其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因其和人参一样,有健脾祛湿、益肾固精、补益强身的作用,以及“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也被誉为“水中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芡实“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什么人必吃芡实1、慢性泄泻者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涩止泻,和莲子相同,且除湿的作用较莲子更强。
所以多用于治疗脾虚湿盛,久泻不愈者,常与健脾药白术、茯苓、扁豆等同用。
、遗精滑精者肾虚遗精,老年尿频,都可以用芡实进行调养,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用治小儿遗尿。
3、白带过多者芡实能补益脾肾、固涩止带,又能除湿止带,故为治带下病之佳品。用治妇人脾肾两虚之带下清稀,与补气健脾药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使用,效果更佳。
芡实这样吃
轻松赶跑体内湿气
芡实有生吃和炒制两种吃法:生芡实在补肾上更胜一筹;而脾胃较弱,或想补脾胃的人,更推荐炒制后的芡实。
而说到具体咋烹饪,最推荐大家煮粥、熬汤,也可制成糊状冲服。
给大家推荐3个芡实的祛湿吃法▽
平时我们在药店看到的红芡实,大多数都是药用,那红红的一层其实是种皮。
而在市场上看到的白芡实则比较适用于烹饪用,大家日常食用时可选购这种芡实米,否则会影响口感的。
1、四神汤材料: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各15克,瘦肉50克、生姜3片。
做法:
①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小时以上;
②将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放入锅里,倒入清水,加入瘦肉、生姜,用小火煮30分钟;
③最后再加入盐,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固肾益精。
适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大便稀烂、次数增多,疲倦乏力、腰膝酸软等。
、芡实核桃糊材料:芡实粉30g,核桃肉15g,红枣6枚、提子干10一15粒。
做法:
①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备用。
②芡实粉先用凉开水打糊,放入滚开水中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最后放入提子干,加少量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芡实补肾益脾,核桃俗称“长寿果”,配以补中益气的大枣,本品具滋补脾肾,固涩精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适用于:脾肾两虚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合体弱小儿及体虚老人。
3、东坡粥苏东坡独爱的芡实粥:
材料:芡实(克)、糯米(克),调料:白砂糖(10克)。
做法:芡实用新鲜的,细细地将其研烂,最好像膏一样。然后糯米淘洗干净,两者同煮成粥,食时加少量白糖即可。
功效:此粥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膝痛、产后恢复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腹泻调理。
食之可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
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治小便频繁,遗精,脓性白带。
禁忌:但小儿不宜多食,不益脾胃,难以消化。
因芡实收涩之性强,忌食之过多,一般人不适合将它作为主粮,否则难以消化,平时大便硬、腹胀者慎用。一般来说,一次吃个七八粒,就够了!
芡实虽好,吃时也有一些注意项——
吃芡实,注意4点1、每天不超过这个量芡实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不畅等身体不适,建议每人每天吃10克左右(大概是0颗)。
此外,吃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才能达到滋养身体的效果。
、这几类人不适合吃芡实固涩收敛作用大,较难消化,且滋补作用强,所以便秘、腹胀、感冒病人以及婴儿不要食用。
3、怎么才算好芡实芡实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在家制作不方便,所以建议大家直接去药店购买。
而在选购生芡实时,以粒大、均匀、完整、干燥、色泽白净、碎粒少、无虫蛀、无粉屑及无杂质者为佳。
4、芡实该怎么储存芡实含淀粉多,受潮后容易发霉生虫。
因此,把芡实买回家后,推荐用保鲜袋密封好,再放入冰箱里冷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