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医与西医所说的肾有
2018-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医与西医所说的肾有什么不同?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具有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司二便,其华在发等功能。中医学所谓的肾,不是解剖意义上的肾脏器官,与西医学所提及的肾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的意义更广泛,生理功能涉及面更广。
精神旺盛、耳聪目明、头发润泽、腰脊强壮、行走矫健、性机能正常、尺脉柔和有力等综合证候群,就是中医肾脏功能正常的综合反应,或者说这就是中医说的肾脏。
肾虚是精神疲乏、头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背酸痛、性机能失常(梦遗、阳痿、滑精等)、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老年人骨质脆弱和易于骨折、尺脉弱等一个综合证候群。
无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均可导致肾精亏虚。如肾藏精不足,则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性功能失常、发育不良、不孕不育、须发早白或枯槁、脱发等现象;肾主水液代谢的失常,可出现面浮肢肿、夜尿清长、排尿无力等现象;肾主纳气功能减退,可能出现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肾主骨生髓功能减退,则可出现腰酸骨软,行动迟缓,骨质疏松,牙齿动摇、脱落;可出现头晕、健忘、反应迟钝等病症;肾精不能上充于两耳,耳失所养,则可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临床上可以见到的上述症候群,都属于中医学肾虚的范畴。
A、肾虚是一个综合证候群
如果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男子性欲降低,阳痿或遗精、滑精、早泄,男子不育,女子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多尿、小便清长等症状。或表现为健忘失眠,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皮肤皱纹和色斑,中年暗疮,嗓音逐渐粗哑,女性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都可能说明您得了肾虚证。以上这些纷繁复杂的症状都归属于中医肾虚范畴。从以上这些症状可以看出,肾虚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智力、衰老、生育都有着密切关系。
有了上述症状,是不是就一定得了肾虚证呢?不一定。一些人一有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症状就说自己肾虚,这是一种误区。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等个别症状确实是肾虚的某些症状和一个重要的信号,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腰酸腰痛、性功能下降等症状和肾虚画等号。比如说现代医学的风湿、劳累过度、扭伤、骨质增生、尿道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都会造成腰疼。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有可能是肾虚,也可能是瘀血、湿热、风寒等因素导致的,应根据中医四诊进行辨证施治。如果都一味补肾,会因误补而延误病情了。
肾虚是一个综合证候群,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症状,所以需要有长期临床经验的专业中医生进行细致认真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是否肾虚的准确判断。中医生绝对不是靠某一个单纯的症状就轻易下肾虚结论的,这在中医业内叫四诊(望、闻、问、切)。
B、肾病≠肾虚
西医肾脏疾病既可能属于中医肾虚证,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中医的肾虚证,要结合个人的体质进行分析辨证。常见的肾脏病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结石等常见病多发病,在肾科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在疾病的某个阶段中医辨证可能为气虚证、阴虚证、湿热证、瘀血证、湿浊证等。如患者表现为乏力、口干口苦、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那么就是一个湿热证。因此,得了西医肾脏病,不一定就是肾虚。
有些人因腰痛就诊中医,而医师可能会告知他为肾虚,便以为自己得了西医的肾脏病,甚至以为可能会得了尿毒症。其实没必要过分担心,因为中医说的肾虚并不是西医诊断的肾病,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肾虚既可能包括无西医学肾脏疾病的功能失调性疾病,也可能包括西医肾脏疾病,它们也可以是交叉地存在着。由于肾虚,往往预示着人的免疫功能较差,这时候也容易发生西医诊断的肾脏疾病。
C、肾虚分阴阳
中医学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长期劳累、生活紧张、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年老体衰等原因均会使肾的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肾虚症状。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这就是肾虚。目前大家常说的肾虚,如遗精、阳痿、早泄、性冷淡、不育、不孕等,实际上是狭义的肾虚。广义上的肾虚包括一系列的全身症状。
肾虚有多种,以肾阴虚、肾阳虚最常见。
肾阴虚证:表现为腰酸膝软,耳鸣头晕,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便秘、经少甚至经闭,或崩漏,失眠多梦,口咽干燥,潮热盗汗,心情烦躁、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症状。
肾阳虚证: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冷,神疲乏力,形寒肢冷,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不孕、性欲低下,五更泄泻,小便清长,夜尿多,身体浮肿,舌淡,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
D、中医辨证治肾虚
中医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和肾精亏虚五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肾阴虚证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梦遗、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等。五心烦热,就是指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和心口,有一种发热的感觉。
肾阳虚证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阳痿、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润、脉微弱迟等。
肾气不固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小便清长而频数,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小便失禁,或遗溺,或夜尿增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沉。
肾不纳气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咳嗽胸满,痰清稀,自汗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口唇青紫,四肢欠温,纳差,重者不能平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肾精亏虚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是:成人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以及西医学的男性不育等病。
由此看来,中医的肾虚概念十分广泛,以上各种病变都可以归为肾虚。我们笼统地把他们称为肾虚十分容易,但对其中包括的各种情况,分析起来又千差万别,本质上各不相同,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肾虚证常见的有五个,还要看看你属于其中的哪一个。疾病表现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肾虚而不加选择地乱服补肾,一定要在中医专家指导下用药。盲目补肾不可取,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寒假期间做白癜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