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梦遗医案一则
2020-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廖某某,男,20岁,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遗精3年。
病史:3年前因期末学习紧张始晨起发现遗精,反复发作,期间经中西医治疗无果,情绪低落,近1月来遗精发作频发,约2日遗1次,遂前来求诊。辰下:遗精,伴失眠,多梦,胸闷,偶有腰痠。查体:舌淡苔白,脉弦。
处方:逍遥汤加减。
当归9g白芍9g柴胡12g
茯神15g薄荷6g(后入)生牡蛎30g(先煎)
生鳖甲18g(先煎)炒枣仁15g合欢皮20g
桑螵蛸12g五味子9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餐后40分钟分服。
二诊(.5.19):药后证缓,近1周内遗精1次,腰痠缓解,睡眠改善,舌脉同前。上方加栀子9g、芡实15g,续服14剂后,已无遗精,嘱其畅情志,适当锻炼。
按语:《内经》称遗精为“精时自下”,明代王肯堂首次将遗精分为有梦的“梦遗”,无梦的“滑精”。梦遗一证有虚有实之别,其病位多不离于肾,然亦不止于肾。
本案患者以遗精为主诉求诊,前医听及遗精,观其腰痠,多诊皆责于肾,然用药乏效。吾师详细问诊,观其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日间胸闷,此乃厥阴气结,疏泄失司,子病及母,肾失闭藏,乃发梦遗。肝郁不舒,气结胸中,故胸闷;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心神不宁,故失眠;肾失闭藏,精气外邪,腰府失濡,故腰痠,其脉弦亦为肝郁之象。故本案梦遗以厥阴肝为主,兼及少阴肾心,乃肝郁肾虚,心神不宁证。当治以疏肝解郁,补肾止遗,兼以宁心安神。
吾师以《局方》逍遥散方加减化裁治疗本案。此方亦可看作当归芍药散与四逆散合方所成,以四逆散疏肝理气为基础,加之养肝血健脾气之当归芍药散。方中柴胡,当归,芍药并用,肝气得舒,肝体得养,肝阴得柔,三药并用,肝之疏泄得复,气机乃通;生牡蛎,生鳖甲相伍,咸寒潜阳养阴,潜藏浮阳,更可助芍药补肝阴;因其脾气未虚,故去原方之白术,且易茯苓为茯神,茯神较茯苓健脾之力稍弱,却增宁心安神之效;酸枣仁,合欢皮二药相伍助柴胡舒肝气,更可安心神,助睡眠;桑螵蛸甘咸性平,归肝肾经,益肾固精,《本经逢原》言其“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此乃治梦遗之良药,与五味子相伍,助其酸收之力,收敛固涩、补肾宁心而止遗藏精。诸药合用,厥阴少阴同调,疏泄固涩并举,如此遗精方可止也。
二诊时,患者诸症已缓,诊其脉弦,仍有气结火郁,故加生栀子泻火除烦,行胸中郁气;再加芡实益肾固精,增强收涩止遗之力。继进十四剂后而收全功。并嘱其调畅情志,加强锻炼,以使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协调有常。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