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精囊炎所致的遗精是如何认识的

2018-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精囊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历史文献中无此病名。但关于本病临床特征的描述,历代文献不乏记载。因其排出的精液为红色,故中医称之为血精。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云:“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室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曰:“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于命门。盖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劳伤五脏,或五志化火,致气冲任动血者,多以精道而出。”为了明确病位还指出:“病在小肠者,必从溺出;病在命门者,必从精出。凡于小腹精泄处觉有酸痛而出者,即是命门之病也。”为了强调肾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少年天癸未至,强力行房,所泄半精半血,少年施泄无度,亦多精血杂出。”

综合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成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房事不节:因房劳过度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扰及精室则出现血精。或素体阴虚,阴虚则虚火内生,加之欲火旺盛,则精室血络受损,血随精流,故导致血精。

(2)瘀血内阻:由于外伤伤及阴部,瘀血内停;或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湿热之邪伤及血络。瘀血停滞精室,伤及血脉故精血暗红而出,常伴有较明确的会阴部疼痛。

(3)饮食所伤: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酗酒过度,则致湿热内生,湿热下注精室,伤血络,故血随精出而成。或因食辛辣香燥伤阴,阴虚火旺,扰乱精室而成。

(4)七情所伤:因七情所伤,化火伤阴,阴虚火旺,精室受扰,则精血并出。或思虑伤脾,脾弱气虚,肾失后天之充养,则脾肾气虚不能摄血,则精血俱出而成。

关于精囊炎的病因,中医认为以肾虚为发病之关键,尤其是肾阴虚更为常见,故从治法上以补肾、滋肾清火为本病的基本法则。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及桃红四物汤加减等。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学习一下,欢迎:梦遗咨询。或扫描:

让我们一起做精壮的男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yy/8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