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嚼枸杞,胜过虫草

2017-3-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

最近一段时间,冬虫夏草成为热点话题。实际上,太贵的东西是不适合用来日常保健的。一来太贵,二来是效果太重,日日吃容易过头,反倒危害身体。

有没有适合日常保健、进补,一般人吃得起、保健效果又很好的药材呢?——有!

徐医师,已经80多岁了,腰不弯眼不花,看书看报不需要戴老花眼镜。医院、中药房的药材质量顾问:

去药店都是一箱箱地买枸杞别问为什么,祛病延年!10多年前,徐医师退休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天早上起来以后,吃一把枸杞子,份量是多少呢?——20克。

到今天,已经10多年吃下来了。一天20克,10天就是克,一个月就是克,1公斤不到吃一个月,一年差不多要吃下去10多公斤。

徐教授一辈子和中药在一起。

买粒大无黑斑的

买枸杞子不仅要求正宗,而且颗粒要大,要饱满,外表没有褐色斑点,色泽绛红,这样的枸杞子才是一流的,吃下去才会有效果。

南方产的枸杞子粒小、核大、味苦,不能干嚼。10年枸杞子吃下来,正宗不正宗,徐医师一吃就知道了。

▲20克枸杞大概就是一把。

干嚼枸杞20克祛病延年

亲身的体会,于是他在晚年的时候竭力号召大家用干嚼枸杞子的方法祛病延年。

干嚼枸杞子最早记载在《外科全书》中,据书中记载:

有人在睡前干嚼枸杞子30克,针对夜间口渴症;

还有人把枸杞子烘干研成粉末,针对萎缩性胃炎,均有良好效果。

所以,干嚼枸杞子的养生方并不是徐医师首创的,而是古已有之,只是一般人很少知道罢了。

▲20克枸杞能针对好多问题!

人要跟着血液节奏休息做不到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补了!

中医认为,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就像潮水的涨落一样,是有变化规律的:

中午的时候,血液到达指尖,这个时候指尖会特别怕疼,刺破的话呢,血就会流得特别多;晚上的时候如果手指刺破,流的血就不会像中午的时候那么多,也不会那么痛了。

到了晚上10点以后,血液流到哪里去了呢?流到肝里面去了。

肝是藏血的器官——肝藏血,劳累了一天的血,该“回家”休息了,这个时候,人就应该跟着血的节奏,上床休息。

再怎么有事,晚上10点之后,一定要上床休息,一定不要拖过12点。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啊,深夜12点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还在酒吧里没有回家呢!

枸杞功效多

是强身延年上品

1年纪大了的各种问题

年纪大了,人往往有阴虚症状,比如缺少津液、口干咽燥、便秘、五心烦热(两手心、两脚心、心胸部)、盗汗或失眠等,其中以肝肾阴虚多见。

如眩晕、头胀、耳鸣、视物不清、失眠、五心烦热、遗精、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搏细速或者细小无力等,可见于贫血、月经不调或者急性热病的末期。凡是有这些症状的,都适合服用枸杞子。

2延寿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的32部代表性医学著作中,记载枸杞子有延年益寿作用的处方共张,其中补肾方占,单味中药使用较多的药物中就有枸杞子。

枸杞又名仙人杖。世传山东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高的有数米,其根盘结坚固,村里的人多长寿,是因为取枸杞井水饮用的缘故。这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3明目

据历代本草记载,枸杞子有养肝明目的功能,养生家及民间都推崇用枸杞子明目。老人阴虚者占十之八九,枸杞子是益精明目的上品。

4抗衰老

免疫衰老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枸杞多糖(LBP),能明显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枸杞子可对抗自由基过氧化,减轻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5降血压

枸杞多糖可降低大鼠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见效果);降低血浆及血管中丙二醛、内皮素含量,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防止高血压形成。

6退热

近代医家张锡纯,以亲身体会强调枸杞子确有退热的功效。他这样说:从50岁以后,无论冬天、夏天,每晚睡觉时都在床头放一壶凉水,每次醒来,感觉心中躁热,就饮凉水数口,直到天亮,壶中剩下的水就不多了。

但是,只要在睡前嚼服枸杞子20克,凉水就可以少饮一杯,而且早上起来感觉心中格外舒畅,精神格外充足,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枸杞子是滋补的良药,并确有退热的功效。

看到了吧!身为药师自己干嚼枸杞,简单有效的长寿方式,多么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啊!每天20克,好多毛病都这么避免了!现在知道还不晚哦!

--THEEND--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天赐寿果,绿色时尚,拥抱健康生活中杞集团网站,了解更多枸杞动态信息集团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cs/4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