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入药,诗意且有效
2017-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茱萸,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古人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茱萸的药用价值,把它用于祭祀,还把它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
在民间,关于茱萸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为赵王解除病痛。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有记载可查的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晋代《神农本草经》中,但真正让茱萸名扬天下的不是它作为药材的价值,而是古代诗文中对它的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七言绝句千古流传,让茱萸这一名贵的植物与药材变得广为人知,众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艺术作品中以茱萸比兴,茱萸成了最诗意的植物之一。
其实,在中国古代许多医学名著中,如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以及《吴晋本草》、《健康记》、《图经本草》等,均有关于茱萸的描述。据这些著作记载,山茱萸之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其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野生山茱萸是许多著名中成药主药,如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爱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经现代科学手段检验,茱萸果的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等大量人体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对于治疗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有良好的效果。
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治贫血、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恩威制药以传统古方为基础,现代医学为依据,以山茱萸、丹参、淫羊藿、肉苁蓉、熟地黄等八大名贵中药材入药提纯,研制出的恩威牌丹萸片/丹萸颗粒,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温阳补肾,用于命门火衰证,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等,让长期受肾虚困扰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幸福指数提高。
白癜风的病因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