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心理学梦是怎么一回事
2017-10-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每个人都需要睡眠,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中有一个神秘、有趣、甚至有些耐人寻味的环节——梦。我们今天的正儿八经心理学栏目就一起来探讨“梦”这个话题。
我们的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者在这个阶段的眼球开始快速作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栩栩如生的梦境,心律和血压也会变得不规则,呼吸变得急促,如同清醒或恐惧时的状态,但肌肉依然松弛。前四个阶段大约持续90分钟,紧接着出现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约5-10分钟。再次进入前四个阶段,然后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间比第一次较长。最后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可以长达1小时。
梦的知识知多少
问
所有人都做梦吗?
答
尽管有的人做过梦,但醒来时就不记得了。心理学家对脑电图的研究记录证明,每个人在睡眠中都有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通常和梦境联系。那些通常认为自己不做梦的人,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叫醒他,通常都会报告正在做梦。所以目前心理学家认为人都会做梦。
问
梦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答
很多人认为,梦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事实上,梦的时间与你感觉到的时间是一致的。
问
有的人说“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有的人说“梦和真实是相反的”,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呢?
答
在精神分析领域,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但这一说法缺乏可靠得到科学依据。心理学研究中,当志愿者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时,如果将水洒到它的身上。在醒来后他会报告说梦到了水。所以我们只能说身外之事可以成为梦的一部分,但并没有研究支持哪一种说法。
问
青少年开始出现的“梦遗”是怎么回事?
答
男孩子一般到了青春期以后便可能产生梦遗现象,梦遗是指入睡后做梦时无性活动(包括性交和手淫)射精。梦遗是男子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因精液积存过多而引起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做梦内容可能与性有关,也可能与性完全无关。如果梦遗的次数不频繁,那就不算病。但是由于梦遗常伴随着从梦中惊醒,孩子精神比较紧张、容易形成心理负担,出现失眠、头痛、头晕、无精打采等,这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带着孩子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其实我们的梦由来已久,由于其自身特点(意识参与较低)给研究带来了难度。心理学家仍在不断研究当中。
——文章知识摘自《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