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痰湿致男子遗精女子带下之病
2018-10-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精伤过多,肾阳、肾阴俱损。肾阳不足,难以温暖脾土,日久脾湿内停,脾胃运化无力,甚者痰湿凝结。常见口干不欲饮,口吐痰涎。
湿阻中焦,脾阳不升,水谷精微无法上达,见头晕,耳鸣,精神萎靡。
痰湿困脾,饮食常见饱胀,脾肾阳虚无法运化故。
病久引发肝郁,肝气不能调达,反克脾土,恶性循环。
痰湿日久化热,实为热附于痰饮,原为虚证,今转为实证。病人常感夜热,自以为阴虚,甚者热气上冲。薄被又觉寒冷。病人常冬季怕冷。
脾阳不升达,郁久,痰湿之邪从下排出。在男子为精遗,在女子为带下。
凡痰湿阻滞,引发男子精遗、女子带下之病,若投以温热之药,如小建中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玉池汤,则热结痰湿,热上加热,用之病情加剧。参苓白术散亦能增加热象。
医者错判为阴虚火旺,若投以寒凉滋阴之药,如知柏地黄丸,二妙丸,热象虽减,然痰湿加重,病人痰液增多,病不能减,终不能治愈。
此痰湿之证,初学医学之人,常以为阴虚或阳虚,寒热难辨故。若投以补药,滋腻脾胃,增加病邪。
病人虽饮食有节,甚至经常锻炼,多不能自愈。
跑步、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站桩、固肾功、磕头功,纵使坚持一年半载,不松懈,也未必见效。求神拜佛念经,不能治愈。不对证之故也。
病人经多年治疗,无好转,反以为是不治之症。
若痰饮之邪不去,怎能治愈?
判断痰湿脾虚,可察病人舌苔,舌质多淡红白,舌边有齿痕,舌中部和舌根部苔白厚腻。若有黄厚腻着,则是有热。若舌苔不甚厚者,则是邪气尚未大盛。
古往今来,男子精遗,女子带下病者甚多,然治愈者甚少。此病诱发因素很多,如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肾精不固、肝气郁结。多种病因交叉也有出现,此文仅谈论痰湿这一因素。
痰湿之人,病久体虚,生不如死,然无论何种症状,欲治此病,必先去痰饮。温胆汤、二妙散,随症加减,加生白术健脾祛湿,加菖蒲、苏叶、郁金等宣畅气机之药,气虚者适度加党参或太子参。
此病日久,脾肾一片虚寒,绝不可起手用温里之药,如补骨脂、巴戟天、杜仲、菟丝子、干姜、肉桂之类,用之如火上浇油。
大队补气之药久用增加热邪。故初期可用太子参或者沙参代替党参,等热邪退去,在用党参补益脾气。
若热结痰饮,热象明显者,可以适度加丹皮、黄芩、连翘等。
若有淤血者,适度加活血化瘀之药。
也不可过度用寒凉清热,或过度利水渗湿,过度燥湿。祛湿容易伤阴,故用药须加少量滋阴药,如沙参,或用滋阴补气药如太子参之类。绝不可起手用生地、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有碍脾胃故。也不用大枣、炙甘草,增加湿热、痞满故。
热结痰湿,跑步、打篮球等运动会增加热邪,病情反加重。
也有患者用薏米红豆汤,长期服用,对于湿邪轻者,尚可痊愈,然痰湿重者,脾阳损伤,薏米寒凉,病不轻反重。用莲子、芡实,虽能健脾,然其性固涩收敛,久服无益。
也有患者用舍曲林、帕明片等抗抑郁之药,治标不治本。停药后病症大爆发。
此病先祛痰、祛湿健脾,少许疏肝解郁,后温脾肾之寒,诸症可愈。
痰饮之邪不去,任何药都不会治愈。此医理众人当知,然今日众多中医,望闻问切,两分钟内了事,病人尚未诉完症状,药方已经开完。更有愚蠢之人,大队草药,二十甚至三十味药,治病救人,岂是杀牛?患病数年,若非岐黄、仲景、越人之大圣,若非李东垣、朱丹溪、黄元御、张锡纯之先师,岂能两分钟了事?
医院求诊者众多,医生图快图利,然看病救人之事,不能儿戏。
若久病人,众医数年均未治愈,当求自己。佛说,自洲自依,实为无奈。若他人可依,何须苦读伤寒金贵。
今之世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内外杂染,遗精带下之病并不少见,有甚者,十年、二十年尚不能愈,病人发病如在地狱,乃至绝望。此病害人不浅,然非绝症,当有信心。用药对症,三月半载,定能痊愈。
有提问者可留言,欢迎转载,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