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做梦是怎么回事中医是怎样治疗多
2017-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正常的梦:研究证实,大多数人每晚至少要做5-6次梦,只要醒后不感觉精力差、特别疲劳,不影响生活,其实不必太在意。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所以,夜间多梦的人往往睡眠质量低下、白天精神不振。
判断多梦是否存在疾病,首先要看晚上做梦会不会导致白天的精神状态不好,是否总是昏昏欲睡,影响工作、生活。
多梦给你造成了多少困扰?
多梦通常会导致失眠,容易患上消化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的躯体疾病。
长期多梦的人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长期下去,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多梦通常会使大脑休息不足,夜里做梦后白天感到有气无力、精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创造性思维混乱,工作效率下降。
经常多梦的人,经常会对梦境产生联想,心情容易忧虑焦急,反应在人际关系上,就会对家人不耐烦,对上司、同事不尽心。
多梦原因:是什么让你多梦?
1、身体不适:饥饿、疲劳、性兴奋以及一些疾病,如偏头痛、心律失常等都可导致多梦。
2、一直有烦心事:如白天劳累过度、临睡前思考工作、纠缠于白天不愉快的事情等都会对梦发生影像,导致多梦。
3、与精神障碍有关:许多人对精神障碍缺乏认识,而忽略了疾病本身,过分注重精神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
4、不良的环境和习惯:如噪声、光线强弱热冷、过饱或饥饿,临睡前剧烈运动及作息无规律都可造成多梦。
5、心理问题: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所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愤怒或思虑过多可导致多梦。
6、药物因素:饮酒、药物滥用、药物依赖及戒断症状均可导致多梦。常见的药物有兴奋剂、镇静剂、避孕药等。
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
《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其为原因之一。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证的?
中医对多梦证的治疗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辨证论治
①心气不足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选方:参香散加减。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治法:养血安神。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③心阴不足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补心安神。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④心肾不交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治法:交通心肾。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⑤心胆气虚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选方:平补镇心丹。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⑥心脾两虚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治法:补益心脾。选方:归脾汤。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内扰症状: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选方:黄连温胆肠加减。药物:黄连6g,半夏、陈皮、茯神、竹茹、枳实各9g,甘草、生姜各3g,大枣5枚,珍珠母12g。
(2)解梦及心理疗法:
情绪刺激也会引起多梦吗,如何纠正?
我们在有关条目中已经介绍,做梦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有一些好处。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为做梦而感到烦恼呢?
他们认为做梦影响了睡眠效果,从而出现了白天的许多不舒服症状。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询问这些人,都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种烦恼的心理因素。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症状。他们通过梦境也能体验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
有的人做梦的内容和他们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联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时间被“有梦睡眠”占去,而“无梦睡眠”没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变浅了。这样的睡眠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却增加了刺激,客观上看来睡眠是延长了,效果却更糟了,醒后就会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从恶梦中惊醒,就会使人主观上认为整夜都在做梦。
“整夜做梦”者,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睡眠效果,虽可服用一些安眠药,以减少“有梦睡眠”,增加“无梦睡眠”的深度。但这只能作为暂时的对症治疗,治标治不了本。如果长时间用药来剥夺“有梦睡眠”,还会产生“做梦的压力”,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反跳现象”,结果做梦的内容和时间反而比服药前明显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药,害怕停药会带来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药,长期服下去又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服用安眠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过心理治疗和具体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并逐步地解决现实的困难矛盾,令人痛苦的梦就会减少,睡眠也能恢复正常,与此并存的许多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总之,烦恼的心理因素没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就消失了
每天睡觉之前应坚持做好以下六件事,对身体和睡眠都很有帮助。
(一)、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特别是腋下、阴股部、肛门周围等处),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二)、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保护头发,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三)、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这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地进入睡眠。
(四)、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五)、开窗通气,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
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六)、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早在多年前孙思邈就提出寒从脚上起的见解,病从脚上来,双脚如树根,治脚治全身……。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祟脚的保健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