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神奇圆圈,告诉你病是怎么来的
2017-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们常常被各种烦人的小病困扰,比如脸上长痘痘、皮炎、头晕头痛、口臭、失眠、阳痿和各种月经不调问题。这些毛病说大不小,好医院治疗,慢慢的就拖成了慢性病,一病就是好多年。好吧,今天我就讲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神奇的圆圈理论给你们听,先让你们明白这些毛病究竟怎么来,是什么原因。这样你们才能找到病根,说不定自己就把自己的病治好了,就算治不好也起码不用病的那么糊涂。
先从发明这个圆圈理论的神医黄元御说起(此故事来源于罗大伦先生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
清朝年间,黄元御先生生活的村子里有个农民老钱。他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就是吐血。
这一吐就是半年。半年后,老钱挺不住了,找人请来了黄先生。
于是黄先生就问他,你除了吐血,还有没有别的症状呀?
老钱想了想说道:
黄先生听完,怎么说的呢?他淡淡地说:哦,你这个病啊,问题不大,我开一副药给你,吃上一阵子就好啦。老钱说,我这是什么问题呢?于是黄老师就给老钱同志讲了身体圆圈的故事。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圆圈。
哎呀,我去,看晕啦。其实你们再仔细看看,非常简单。
心火在上,肾水在下。
左边肝气和脾气要升上来,肝随脾升。
右边胆气和胃气要降下去,胆随胃降。
肺主肃降,所以肺气就是要降。
好了。就是这么个圆圈,如果能反时针正常运转,人就啥事儿也没有,身体杠杠的。但是要是这个圆圈不转了,或者反转了,那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那么老钱同志的圆圈不好好转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脾湿。好了,脾湿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因为脾在身体的中间,所以脾湿就像一块板子横在身体的中央,圆圈彻底动不了了,该往下的气机下不去,该往上的气机上不来,心里的火没有肾水来救,烧的太旺,肾水寒凉没有心火相济,冷死了。
我们分开分析一下,先说老钱的上半身。
脾湿挡住了所有该往下去的气,于是这些气就调转方向全往上面去了。看看老钱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胃气上逆——吃不下饭了;胆气上逆——头疼(因为胆经徇经脑侧);心火上炎——开始不停的吐血;肺气上逆——咳喘、出汗、忽冷忽热(肺主皮毛)。
好了,再看看老钱同志的下半身。
脾湿、脾气升不上去——肌肤麻木(脾主肉),大便不成形;肝气不升——头晕;肾水寒,肾不封藏——下肢水肿,遗精。
分析完毕。
好了,现在不用我说,你们现在就已经明白了黄先生的诊断思路了,老钱这些数不清的、可怕的症状的病根儿,就是脾湿而已。。。。哇靠,水壶灌顶啊,有木有。
老钱听完,双眼湿润了:就这么简单?对啊,就这么简单。哎哟大哥您别逗了,这么严重的病,我眼看着就要挂了,您说我脾湿就行啦。
哎,就行了。黄先生提笔写下了下面这副药方:茯苓、甘草、半夏、丹皮、干姜、牡蛎、桂枝、白芍。(老钱一看,啊?就这么便宜的药啊,全能走医保!)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几味药究竟是干嘛的,怎么起到把圆圈再次转动起来的作用的呢?
茯苓是除湿健脾的,甘草补中,半夏降胃气,丹皮清胆火,干姜温暖下焦,牡蛎入心经清心火,桂枝暖肝升陷,白芍滋补肝阴。
没有一味多余的药,每味药都根据自己的职责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该干嘛干嘛去了。
结果怎样呢?一个月后,老钱同志彻底痊愈了!连皮肤都变好了,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好多。
这就是圆圈的故事,这就是中医!
所以,我一再的说,治病要找病根儿,千万别被乱七八糟的症状迷惑了。如果老钱同志头疼治头,脚疼治脚,那他得把内科所有的科室转一遍了,估计还没转完就翘了辫子。
这个圆圈,是医理的基础,你们一定要切记。当然,身体里面的任何环节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这个圆圈的转动不灵。但是铭记这个圆圈的方向,你们就可以知道很多病理的原因。我说解读百病,真不为过。比如打嗝呕吐,就是胃气上逆;痘痘有可能是因为脾湿后导致的虚火上炎;鼻炎就是肺气壅遏;偏头痛就是胆气上行。。。。。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