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湘西州7县1市将为建州60周年

2021-8-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8月21日在吉首世纪广场有场盛大的晚会

你听说了吗?

晚会跟“州庆”跟“非遗”有关

还有多项“世界纪录”公布

这么大场合必须知道呀!

快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湘西州之所以能闻名于世其根源还是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独特文化。质朴灵动的边地异质文化衍生出了众多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洗礼,数代传承,它们就是湘西最本真的表情、最质朴的符号。

值此湘西州成立六十周年之际,8月21日将在吉首世纪广场举办一台以“非遗”为主题的晚会,向四方来宾诠释湘西魅力,在保护、传承、推广非遗的同时,从一件件惊为天人的非遗精品中提炼和传递“湘西力量”,让每一位湘西儿女感动、骄傲……

晚会信息提前知

8月21日20:00,“献礼州庆?湘西州非遗精品献赠仪式”将在吉首市世纪广场举行,晚会共分为四个篇章,湘西7县1市分别登台展示非遗精品和献赠,主持人现场采访非遗创作者心路历程。同时当天将会公布各县市非遗作品世界纪录申报结果。

快来看看

各县市都准备了哪些非遗精品呢?

龙山《甲子顺锦图》

这幅土家织锦巨制,经向60米,纬向筘宽厘米(32标准筘)。包含了土家织锦的花草、鸟兽、器物、天象、地舆、吉祥如意、勾花、字花等方面的经典图案,全面展示了土家织锦的特点与魅力,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土家织锦大集成力作。长锦制作完成之后,将代表土家族艺术精品在湘西州非遗馆作为镇馆之宝展示和保存。

逢60周年一轮甲子之巧,取民间寓意“六六大顺”之意,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龙山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织女刘代娥,在县旅文局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安排下,带领徒弟精心制作了60米巨幅西兰卡普——《甲子顺锦》,用最好的土家织锦技艺为庆典献礼。

花垣《锦绣湘西》

苗绣长卷《锦绣湘西》长60米,宽1.6米。由包括花、鸟、鱼、蝴蝶等在内60个不同的图案变换组合而成,蕴含着民族团结、五谷丰登、兴旺繁荣等美好寓意。展开苗绣长卷,但见绣布上龙凤呈祥、花团锦簇,五彩纷呈,鲜艳夺目,精美绝伦。

自4月22日开始,十八洞村苗制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组织吴新兰、吴英花等60个“绣娘”,历时80多天时间,顺利赶制完成了《锦绣湘西》。今年九月,此副苗绣长卷将在州庆活动上盛情展出。十八洞村“绣娘”龙美丽深情地说:“一针一线‘绣’龙凤、‘绣’富贵,《锦绣湘西》代表我们苗家人对湘西州成立60周年的美好祝福!”

吉首《苗族圣鼓》

这对鼓名叫《苗族圣鼓》,直径为2米,鼓面全牛皮、全手工,于年7月在乾州古城制作完成。

鼓面的制作选用上等水牛皮,以一头成年水牛为佳,皮要直包两米以上,,鼓制作完成后,还要在鼓身和鼓面上绘制苗画图案。由《苗画》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主笔。这对鼓的苗画图案叫《龙凤呈祥》一个是以龙为主题,一个是以凤为主题.两鼓均是对称构图,配色方式为五行配色,从整体上将就一种和谐与平衡

保靖

《酉水流金庆华诞,吕洞溢彩铸辉煌》

这幅苗画精品长6.6米,宽1.2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画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幅。作品反映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人文风貌、地理特征和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呈现了苗画版的保靖县吕洞山、酉水河、保靖四桥、“八部大王”等。该画作蕴藏的苗族文化元素很多,包括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苗族迁徙等苗族神话传说。

此画将土家族文化和苗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巧妙的体现了民族间的和谐发展和对家乡未来的美好展望。

凤凰《凤凰古城雪景图》

《凤凰古城雪景图》塑造的是古城凤凰沱江边的一处典型景观——北门码头。整幅作品尺寸为mm×mm,均为纯手工制作完成,前后耗时天。作品所用的材料为芭茅草和苗族银饰,利用芭茅草本身的颜色深浅、宽窄大小、粗细长短和银片的厚薄、光泽变化,合理科学制作。整幅作品应用芭茅草大小2万多片,银片大小达6千片以上。制作过程集剪、贴、削、刮、烧、锻、拼、焊等为一体,做工精细,搭配完美。

该作品采用了独特的芭茅草贴画艺术,这种芭茅草贴画艺术在年8月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221575.6),此艺术风格独特,新颖美观,富有震撼力。另外,把这种贴画艺术与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相结合是该作品独创的另一举措。

古丈《锦绣茶乡》

《锦绣茶乡》长4.2米,宽2米,作品全部采用黑线(俗称青线)即只用黑线(俗称青线)在白布上绣制。刺绣的针法是在传统苗绣的基础上,将数纱、挑花、锁花等绣法技艺糅合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整合提炼,形成了既不失传统湘西苗绣特色,又明显具有自成一格的工艺特点。

该作品以古丈县自然风光为蓝本,将古丈红石林、中南第一大峡谷坐龙峡、天然氧吧国家级森林公园高望界、鬼斧神工天桥山、省级休闲旅游保护区栖凤湖和代表古丈特色产业的茶乡和传统村落通过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地展示出来,充分表现了古丈的自然风貌和传统茶文化底蕴。

泸溪《画里泸溪》

《画里泸溪》长8米,高1.2米,目前是我国彩色多层作品最大的一幅,由泸溪县民宗文旅局李玉梅局长担任总策划,由李铁骑等60位泸溪踏虎凿花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设计,花费60天辛勤凿刻而成。全篇运用创新型凿花手段,八色分层(局部达九层),表现了踏虎凿花的阴阳对比线条的技法。既有传统的浓郁地方特色,又有鲜活明快的时代特征。长卷的下方再点缀一些精美的传统纹样作品,这样既使画面更充盈,又展现了精湛的传统手工技法。

画面呈现了白沙附近六个代表景点:十里画壁,橘颂塔,辛女岩,涉江楼,天硚山,武水高速。巧妙组合,相互呼应,组成泸溪美丽的风景。画面中,有60只祥鹤,翩翩起舞。既表达沅水儿女对建州60周年的庆贺,又反映了60年来湘西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历史巨变。左侧高速公路上,有8辆行驶中的大小车辆,周边高楼林立,象征湘西八县市奔跑在经济建设的快车道,迅猛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永顺《锦绣溪州》

《锦绣溪州》竹编画年1月底由胡廷贤在万坪组织编织,由13个竹编师傅编织天,于6月30日编织完成。竹丝一厘米13根丝,竹编画长8米,高2米,编织用了万根竹丝。年创作的20.13米世界最长的竹编画《清明上河图》,用竹丝00根。《锦绣溪州》是世界最长的竹编画《清明上河图》的竹丝用材多倍,是竹编画用竹丝最多的,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展示的表现形式由VCR+现场捐赠仪式构成

走进匠人内心,感受非遗意蕴

据了解,活动当天,各精品制作者还将上台与主持人互动接受访谈并捐赠作品。我们将通过现场交流访谈及视频短片,听到非遗工作者的内心独白,了解到非遗文化工作者的内在情感。

根据湘西州文广新局资料,截止年12月31日湘西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个!

投票啦

人人都说家乡美

那么家乡究竟美在哪儿呢

相信通过此次活动

所有湘西人都会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湘西人

我为家乡感到自豪

如有同感就,点个赞吧

微湘西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点击“阅读原文”看直播

编辑:谦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zd/12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