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频繁遗精怎么办三个运动辅助治疗

2018-8-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遗精,是很多男性朋友都经历过的。如果是偶尔遗精,那是正常;如果是频繁遗精,就需要注意了。那么男人频繁遗精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信每个男性朋友对于遗精并不陌生,大部分都经历过。偶尔的遗精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但是频繁的遗精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那么出现这样的状况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支招。

  为什么会频繁遗精?

  1、劳心太过

  凡情志失调,劳神太过,则心阳独亢,心阴被灼,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而遗精。此外又有思虑太甚,损伤心脾,导致脾气下陷,气不摄精,产生遗精。

  2、欲念不遂

  少年气盛,情动于中,或心有恋慕,所欲不遂,或壮夫久旷,思慕色欲,皆令心动神摇,君相火旺,扰动精室而遗精。

  3、饮食不节

  醇酒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蕴而生热,湿热扰动精室,或郁于肝胆,迫精下泻均可致遗精。

  4、恣情纵欲

  青年早婚,房事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繁手淫,或醉而入房,纵欲无度,日就肾虚精脱,或相火扰动精室,或肾不固精乃成遗精。

  病机遗精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且多虚实夹杂。因君相火旺、湿热下注,扰动精室,精关不固而遗者多属实;肾脏亏损,封藏失职,精关不固而泄者多属虚。初起多因于火旺、湿热,以实证为主,久病则相火、湿热灼伤肾阴,而致肾阴亏虚,甚或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肾阳衰惫等各种虚证。且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往往出现阴虚火旺、阴虚湿热等虚实夹杂之证。

  遗精需要注意些什么?

  1、降低性爱频率

  正常合理的性爱频率不仅有利于维系爱侣之间的情感,还能增强彼此的身心健康,降低男子遗精的发生。具体怎样的性爱频率才是合理的,美国性学专家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性爱频率=年龄的首位数×9”。比如一个在三十年龄段的人,他的性爱公式为3×9=27,27可以看成是20和7的组合,也就是说适合他的性爱频率为20天内过7次性生活。

  2、避免穿过紧的裤子

  时下,很多男性喜欢穿紧身的牛仔裤和皮裤,殊不知这是男性生殖健康的巨大陋习。穿过紧的裤子不仅会压迫阴茎,还会影响会阴部的空气流通,从而影响精子的产生和射精功能。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穿着纯棉、宽松的内裤和裤子,并注意对外生殖器的清洁。

  3、杜绝手淫的恶习

  手淫是一种严重损伤身心健康的行为,具有成瘾性。很多男性正是在青春期养成了手淫的恶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久而久之导致肾精大量被消耗掉。与此同时,手淫还会造成精损及气,降低肾的固摄能力,从而出现遗精频繁的症状。要想彻底远离遗精的困扰,男性朋友一定要坚决杜绝手淫的恶习。

  男人频繁遗精怎么办?

  1、静力半蹲站桩法

  将胸挺起来,腰挺直,然后弯曲1/4的膝盖作蹲的状态,头跟脖子也都挺直,眼视前方,双臂向前平举,两膝在保持姿势不变的情况下,尽力向内侧夹,使腿部、下腹部、臀部保持高度紧张,持续半分钟后走动几步,让肌肉放松后再做。如此反复进行,次数自定。每天早晨各做一回。随着腿力的增强,持续时间可逐渐延长,重复次数亦可逐渐增加。

  2、仰卧收腹臂腿上举法

  取仰卧位,两臂伸直在头后,然后上举两腿同时迅速上举两臂,使双手和两足尖在腹部上方互相接触,上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每天早晚可各进行一次,每次可做24~32下。随着腹肌力量的增强,上述动作重复次数可逐渐增加。

  3、自我按摩法

  用双手手指分别依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反复轻轻按摩丹田穴(腹部脐下方2指)和肾俞穴(腰部最细处的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指处),通过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帮助调整和改善性的功能。

往期精彩回顾

“中医”在古代时的七种叫法

煎煮中药的12个基本常识,你们都懂吗?

男人如何锻炼才能提高自己的性功能?

男士养生四大穴位,每天揉一揉,壮阳又补肾!

男性如何提高性能力之食疗篇

治疗腰椎过程中常遇的四大误区!

腰椎间盘突出,说白了就是出轨

腰好的人命也硬!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保健操教学图解

中药配方药枕治疗颈椎病

黑枸杞和红枸杞有哪些区别?

天冷了,“老寒腿”怎么办?

※掌柜献温馨◆健康进万家※

|国医堂|——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使您和您的家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生活!

国医堂中医养生堂自媒体

想收到更多的相关养生知识吗?请动下手指点击







































白癜风特征
白脉软膏的零售市场价格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yy/7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