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了,看叶天士如何治疗

2017-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读《临证指南医案·遗精》浅谈叶天士对遗精的辨证论治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名医叶天士的门人所撰,是其重要的传世之作,其中医案内容皆为精简,或仅有主症,或仅述其舌脉象,所开方药也多非经方,多为随证变化,且“方无浮泛之药,大有经方法度”,后经吴鞠通的整理,多成为传至后世的温病名方。叶天士医术精湛,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有体现,医案与处方相互对应比较便可看出叶氏之精思巧意,不拘于经方,自创一套辩证思路。

遗精是不因性生活而导致精液外泄的一类病症,历代医者皆有研究与发展。从历代发展来看,“遗精”病症起源于《黄帝内经》,得到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至叶天士时期,已有较多成熟的学说和治则治法,而叶天士从前人经验中,融合自身辨证思路,治疗该症时多分为有梦、无梦、湿热,有梦者则为梦遗,无梦者则为滑精;有梦者多以相火旺动,感动君火,则遗精外泄,无梦者多以肾虚不固,精关不固;湿热者多脾胃虚弱,湿而内生化热,湿热下注。审其病因,多由纵欲房劳,手淫无度,日久阴虚阳无依,妄动遗泄;或年少成婚,“精血未满则泄,必关键不摄”,真阴未及充足,肾阳无以固摄;或久思久虑,心脾营血暗耗,神伤血亏,有如“读书夜坐,阳气必升,充塞上窍,上盛下衰,寐则阳直降而精下注为遗”;或有中焦失司,痰湿内生,遇阳化热,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肾中有火,精得热而妄行”,凡此种种皆可导致“遗精”产生。

辨证为治则治法服务,叶天士精于辨证,书中遗精49则医案中,描述有详有略,详者可明辨叶天士的辨证思路,更快掌握其选方用药的规律,但多数医案症状描述简短,故以方测证,来了解叶天士如何对遗精病例的辨证施治。

1、首分体质阴阳,明辨虚实

辨别体质阴阳是叶天士辨证的重点,也是选方用药的关键。精液为人体阴液,外泄流失,日久致体内阴液亏少,虚阳妄动,“肾阴久损,阳升无制”、“阴精走泄,阳失依附,上冒为热”;遗精是一类单独的病症,也可是诸多疾病中的一个症状,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而“亡阳肉瞤”,若肾阳不固,“形神皆劳”,亦可致遗精症状的出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而辨证仍可有许多兼夹证的表现,从《临证指南医案·遗精》中分析多为阴虚湿热,故而火与热应当辨清实与虚,叶天士在治疗中对于实热当以清下焦湿热兼以滋养,虚火则填精固涩为重,更需平衡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1.1养阴固涩,不效可以滑药精为阴液,若精不能固,遗泄则阴液损耗,故应固涩养阴,防止阴液进一步耗损,则当填补下焦,摄固其下,咸归肾,酸主收涩,固涩多以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萸肉、五味、牡蛎、龙骨等,养阴多以生地、麦冬、天冬、川斛等。叶天士在治疗中也曾使用秋石,为人中白与食盐的加工品,味咸性寒,有滋阴降火之效。而当养阴固涩不效时,“精关已滑,涩剂不能取效,必用滑药引导,同气相求,古法有诸”,以牛骨髓、羊骨髓、猪脊髓、鹿角胶等滑药同气相求。

1.2厚味填精,介类潜阳肾气不足,内不固涩,精液外泄,或房劳手淫无度,阴液亏虚,阴为有形,阳为无形,日久而阳无所依,虚火妄动,阳升无以制动,“上冒为热”,故而在治疗中首当以厚味填精,介类潜阳,“坎水中阳不藏,古人必以厚味填之,介类潜之,乃从阴以引阳,与今人见热投凉不同”。在叶天士的治疗中多用熟地、龟甲、阿胶、鹿角胶、龙骨、牡蛎等,其中熟地使用最多(共见21处)。“俾精充阳潜,可以图愈”。

1.3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阴气走泄,而湿热二气乘虚下陷”,厥阴有热,累及少腹阴囊或过食膏粱厚味,饮酒无度,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当以清热利湿为先,“阳火下降,阴虚不摄,有湿热下注。此固涩无功”,是以黄柏、黄连清中焦下焦湿热,丹皮、龙胆清肝经湿热,萆薢、茯苓、泽泻,利湿清热,湿热当以利尿而去。清热之品不得久用,应当中病即止,遗精本为阴液亏耗,故而阴虚湿热,本虚标实,当先治标清湿热,后则养阴,或“通摄两用”。

1.4阳虚遗泄,煦阳以涵阴叶天士治疗项某、吕某两则医案中,肾精亏虚,日久损及阳,肾气无以固摄,甚则“色黄食少,腹胀便溏薄”,累及脾阳,当以煦阳以涵阴,药用菟丝子、覆盆子、蛇床子、韭子、益智仁、五味、锁阳等,助阳而不燥,平补温肾,兼以固摄收纳肾气。

2、论治当从心脾肾

“古人以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湿热为小肠、膀胱病。夫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

2.1宁心益肾,制动君相之火肾精遗泄,肾脏精气亏虚,首当调治,而肾阴不足,坎水无以滋润离火,水火未济,而致心火妄动,故当宁心安神,沟通心肾;或久思久虑,心神失养,暗耗心血,“血不内涵神乃孤独”,“神伤散越,最难敛聚”。在诸多病例治疗中,叶天士以补心丹、桑螵蛸散早晚分次服用,或多以茯神、湖莲、芡实、远志、山药、五味子宁心安神,收敛固摄,滋肾阴,其中以茯神使用最多(见32处)。

2.2健脾补精,后天充养肾精为先天之精,亦需后天之精充养,故而脾胃功能强弱亦可影响“遗精”的治疗,脾胃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得以充养精气,“中焦之阳宜动则运,下焦之阴固则能守,乃一定成法。”,在治疗中叶天士使用参术膏以使中焦得以运化水谷,望精气生于谷食,此为“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耳,况上下交损,当治疗其中”。对于心脾营血暗耗者,施以归脾汤养心健脾;叶天士注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在厚味填精的使用上尤为重视,以防滋腻碍胃,“用阴药顿然食减,药先伤胃”。

3、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叶天士注重四时变化之不同,在治法用药上也有着不同的选择。“长夏脾胃主令,培土助纳为要”、“自上秋至至今日甚,乃里真无藏,当春令泄越,生气不至,渐欲离散”、“春末土旺,入夏正当发泄主令,暮热晨汗,阴阳枢纽失固”。在治疗中,应当顺应天时,以四季阴阳变化之不同,应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未病”,以有先见之明,或可助于辨证,此谓天人相应,四季阴阳的消长平衡,对应于人体阴阳的消长,如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遗精的辨证中,阴阳处于一个“动”的过程,叶天士对于阴阳的辨证,其实也是在病程中阴阳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肾精不摄,阴虚内热,阴损及阳,虚阳妄动,阳脱厥逆等。根据《临证指南医案·遗精》49则医案中,个人认为,遗精可涉及心肝脾胃肾五脏,以及小肠、膀胱等,尤以心脾肾为主,叶天士因为对于遗精的治疗非一味的投注滋肾阴助肾阳的药物,病症轻浅者多以养阴固涩,宁心健中;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者,分清主次,一般当先治标,后治本虚;病势重者,当厚味填精,介类潜阳,甚则救逆固脱,以四逆辈类治之。从49则医案中,可以了解叶天士辨证清晰,用药灵活,不拘于经方,选方用药精心化载,故而应该从中学习,以提高临证功底。

参考文献:

[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姜德友,杜文章.遗精源流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05:-.

[3]孙建峰.叶天士从奇经论治长期遗精症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06:-.

[4]胡为俭.叶天士遗精治验浅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04:9-10.

[5]易法银.叶天士治遗精八法[J].黑龙江中医药,,05:49-50.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价格
芥子气软膏质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yy/6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