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补血看了就知道经典回顾
2018-3-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小编导读
曾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说过,如果这个世界上少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然而,女人的美,离不开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离不开气血。对于女人而言,调理血气尤为重要,该拿什么来调理气血呢?就让小编带您一道了解一下那些具有补血功效的中药吧!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①血虚萎黄,眩晕心悸;②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③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等;④血虚肠燥便秘。
煎服,6~12g。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仆损伤。
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歌诀:补血活血全当归,调经止痛润肠随。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肾经。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①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②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③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煎服,9~15g。
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滋腻碍胃。
歌诀:补血滋腻熟地黄,益精填髓防胃伤。
鲜地黄、生(干)地黄、熟地黄主要功效、主治比较
鲜地黄
生(干)地黄
熟地黄
同
养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证
异
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
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
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白芍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①血虚萎黄,月经不调;②自汗;盗汗;③胁痛,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④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煎服,6~15g;大剂量15~30g。
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歌诀:养血敛阴白芍酸,止汗抑阳兼柔肝。
当归、白芍主要功效、主治比较
当归
白芍
同
补血、调经、止痛,用治血虚证,月经不调及疼痛证
异
甘补质润,辛性温通,用以补血,治血虚诸证;用以止痛,治血瘀诸痛症。兼能活血、润肠,用于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湿痹及肠燥便秘
酸以敛阴,补血,治阴血亏虚;止痛,治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兼能敛阴、敛汗、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自汗盗汗
白芍、赤芍主要功效、主治比较
白芍
赤芍
同
两者皆入血分,均能止痛
异
苦寒泄热,酸以敛阴,故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入肝经血分敛阴以养血、柔肝,多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及胁肋疼痛、四肢挛急疼痛,并可用治肝阳上亢及汗出证
苦寒破散,功善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入肝经血分,主治血热、血瘀及肝火所致诸证,而尤以血热瘀滞疼痛为宜
阿胶
甘,平。归肺、肝、肾经。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①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②热病伤阴,心烦不眠,虚风内动,手足瘛疭;③肺燥咳嗽,劳嗽咯血;④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3~9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本品黏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
歌诀:补血止血黏腻胶,滋阴润肺蛤粉炒。
何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制用: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生用: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①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②高脂血症;③疮痈,风疹瘙痒,瘰疬,久疟体虚,肠燥便秘等。
煎服,10~30g。
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用。
歌诀:肝肾精血强筋骨,截疟解毒润首乌。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医助学助背助考掌中宝丛书-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加锋,李明蕾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云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