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海鲜,你吃的是肉,丢的是药每周一药
2018-3-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每周一药,今天一下讲三种,请准备好强大的消化功能!
前几天,《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课程在广州开课,有幸跟此书的主编、也是这堂课的主讲师李洪渊老师和几位同学、同事聚餐。本来是和谐祥乐的“吃货”氛围,可是待这道菜上来之后,整个餐桌画风就变了。
有位吃货同事从澳洲速递了一些海鲜过来,正当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不怎么吃海鲜的李老师对海胆黄并不感兴趣,边看着我们吃,边拿着叉子敲敲海胆的刺,说:“这壳应该是石灰质的。满身都是刺,跟皂角刺类似,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这是打算在餐桌上再上一节课的节奏呀,小编立刻查了一下资料:
中国很早就有海胆药用的记载,它的药用部位为全壳,壳呈石灰质,药材名叫“海胆”。
《本草原始》记载海胆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医药认为“海胆性味咸平,《中药志》记载“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症”。
中医认为,海胆黄有强精、壮阳、益心、强骨、补血的功效。我国民间将其视作海味中的上等补品,素有吃海胆黄滋补强身的说法,称其能提神解乏、增强精力,特别受到一些男人的青睐,有人将其誉为海之精。但是海胆黄容易自溶。海胆捕捞出水后,在空气中放置半日至一日,海胆黄即可能发软变质,不能食用。果真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跟皂角刺相比,作用还真有类似之处。但因为海胆壳所治疗的疾病比较专科,而无日常保健作用,所以用海胆壳煮汤的情况也比较少。
说到这,第二道大菜又上来了,
也是同事速递来的生蚝。
▼▼▼▼
生蚝,也叫牡蛎。生在北方内陆城市的小编第一次知道牡蛎,归功于语文课本里面的莫泊桑《我的于勒叔叔》一文,那堂课整个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他们一家人海边吃牡蛎的场景里。
牡蛎肉的营养价值极高,欧洲人称牡蛎是“海洋的牛奶”,古代罗马人把它誉为“海上美味圣鱼”。而国内民间认为牡蛎肉能壮阳。学了中医一年通之后才知道,原来牡蛎也是一味药。当然指的是牡蛎的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蛎“肉治虚损,解酒后烦热……滑皮肤,牡蛎壳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积块”。它性微寒,同时兼具制酸作用,所以对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的人更有益处。
在普通药方中的牡蛎,更有一个较为常人所知的作用:重镇安神,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此外,牡蛎还具有敛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痰核、瘿瘤等。另外一种海鲜壳也具有类似作用,说它的药名——石决明,不了解中医的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普通家庭都在食用,就是鲍鱼壳。在广东地区,主妇们煲鲍鱼汤,就会把壳刷洗干净放进去一些煮。但是作用是什么呢?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抑菌、保肝、抗凝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白内障、急性湿疹、脑血栓、内耳眩晕症、扁平疣等疾病。
吃海鲜的饮品绝配吃了两种生冷食物,在座的同学都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寒凉。李老师这时候又送上温馨贴士:“其实吃生冷食物,除了寒之外,更会惹湿。这时候喝一点姜茶是可以的。”于是我们又享用了正安生活馆的姜枣茶。
“生姜,除了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外,还可以解鱼虾毒。”听李老师这么一说,以后吃海鲜的绝配应该是姜汤。
生姜,厨房必备。能解鱼肉之腥、能缓青菜之寒,初受风寒还可驱寒治感冒,对于因妊娠引起的恶心呕吐,还有止呕的作用。简直是厨房中的“万金油”。更多生姜妙用可以后台回复“姜”查看《救人一命的生姜大枣水》一文。
“那吃海鲜配紫苏可不可以?”同学们的争相问道。
“紫苏当然可以,它也是性温,也能解鱼虾毒,还可以宽胸理气。”李老师这一顿饭几乎没怎么吃,变成吃货中医粉的答疑会了。
在北方地区,一些饭店吃烤肉的时候都是配紫苏叶(北方叫苏子叶)一起吃的,今日一听,也真是智慧在民间啊!
“紫苏有一个功效非常实用,能除口臭。口臭之人,泡一杯紫苏叶茶就很有效。”李老师继续给大家推荐了一个妙招。
说到这里,吃货朋友们都快垂涎欲滴了吧!下次吃鲍鱼的时候,别把鲍鱼壳给浪费啦!现在咱们就来学做两个汤吧。
药膳两则牡蛎鲫鱼汤
配方:牡蛎粉15g、鲫鱼g、豆腐g、青菜叶g。
制作:
1、鲫鱼去鳃、鳞、内脏,洗净;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
2、将料酒、酱油、盐混合,抹在鱼身上,放入锅中,加入鸡汤、葱、姜、牡蛎粉、胡椒粉置于旺火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再煮30分钟,加入青菜即可。
功效: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涩固精;鲫鱼健脾利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本膳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耳鸣、目眩、脑胀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佐餐。
石决明墨鱼汤配方:石决明10g,鲜墨鱼g、西芹g、鸡汤ml。
制作:
1、石决明洗净、捣碎、打粉;鲜墨鱼洗净、去骨,切4里面的方块;西芹洗净,切3厘米长段,姜切片,葱切段。
2、将墨鱼放在碗内,打入鸡蛋,加入石决明粉、淀粉、酱油、盐,拌成糊状,挂浆入味(若太干,可加清水少许)。
3、炒勺放油,置于火上加热,带油热六成时,下入墨鱼滑透,立即捞出,待用。
4、炒勺留油30毫升,烧至六成热时,加入葱姜爆香,放入西芹翻炒,然后下入滑过的墨鱼,注入鸡汤,煲10分钟即成。
功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墨鱼健脾利水,止血止带,温经;西芹清热利湿,平肝凉血。本膳适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耳鸣、目胀、高血压、内耳眩晕症患者佐餐。
本文食谱摘自正安文化顾问老师赵国新参与编辑的《美味药食谱》一书。
——编辑:米忽——
长按扫描指纹“识别”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