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第11课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2020-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豆爸说

还记得读初中时,最爱和妈妈顶嘴,那时候感觉她特别爱唠叨。有什么事情,宁可和朋友商量,也不愿意听父母说教,说了他们可能也不懂,也许还会招来一顿骂。

如果喜欢一个女生,就算苦恼,也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吧?

遗精的慌乱,羞于启齿;为兄弟两肋插刀,觉得理所当然,书中就是这么写的啊。

我想,青春的这一段路,每个人都走得很独特。

??青春期从??十二三岁开始,??所谓的青春期,也叫??性功能的发育期,????生理学家把它定义为能生育后代的生理完成。????心理学又称为心理危险期,反抗期,我增加了一条,青春期是早期??教育缺陷的补救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虽然很难管,但12岁之前的问题在这个阶段还能管过来,因为他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定性。??21岁之后,你再想改变就很难了,??越早越好。不是说人不可改变,比如说一种人的看法,认知的东西一生都可改变,但是性格不是那么容易,一旦形成,改变很难。

犯罪问题的??专项调查发现,青春期是??出现违法犯罪的高峰期。英国做的一个调查,14岁是开始旷学的高峰期,??15~16岁是人成瘾的高峰期。我国毒品控制很严,但网络成瘾就是这个时期,??15~16岁。

青春期有两个变化,第一是生理,第二是心理。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第1个信号就是身高,第2个是很快就会出现生理的变化,比如??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出现排精现象,??这个??现象出现以后,??人的心理也会有些变化。

生理有两个变化,一是身高,二是性发育。

心理变化就??比较复杂了,第一独立性,第二自尊,第三逆反,第四幻想,性意识觉醒。

心理变化从说话上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上小学时,总会说“老师说XXX”;上初中时,会说“??同学说XXX”;到??高中的时候,会说“书上说,网上说”,慢慢地变成“我说”。

小学阶段,孩子在仰视妈妈或老师的时候,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服从;??到初中之后,??身高的变化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变化,视觉会对心理有影响,当他个头儿比你高时,他不希望你帮他做主了,要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一,孩子独立意识开始增强。

说件我在超市看到很逗的一件事。

孩子要去春游,妈妈想陪着他买点东西。??妈妈在超市排队,??很多人。

妈妈叫:“儿子,你快点,这都快到了”。

儿子说:“什么啦,谁让你来的,回家去,回家去”。

“我好心帮你排队,你怎么这样。”

“钱拿给我,你走,你走,你别管。”

“给你多少合适?”

“给一百,多的回头还给你。”

如果孩子放学回来了,说“妈,我回来了,我饿了”,这不叫青春期。

回来后说:“妈,我回来了啊”,啪的把门大力一关,不出来,不跟你说话,回避父母的干涉,谋求自主权,回避谈个人的事情,比如分数问题,异性交往问题,这叫青春期。

孩子甚至会跟你说:“你怎么这么多事儿,你别说,我自己知道,我知道考虑,知道别人好坏,用不着你说。”

所以父母明显感觉跟孩子沟通上有隔阂了,还有对以往权威的否定。

第二,自尊心特别强,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学生有一个特点,他学习好坏跟老师密切相关,不是智力问题??。他原来数学很好,换了一老师,马上下来了,??为什么?这老师不对付,他很在乎老师对他的态度,??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自尊心非常强。

可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没这个意识,尤其是母亲。

小时侯??母亲对孩子唠叨非常重要,可是到了青春期,母亲要学会把嘴闭上。??孩子对你一点都不尊重,肯定是说多了,话多就没威严。

少说话,多看看他,??关键时候,??你只要说到了,他知道了,你就不要非让他承认,一般在这个年龄让他承认错就很难了。

比如遇到??什么事,你说:“你不应该这么做”。

“我就这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吧”,孩子扭头走了。

??如果??你们俩吵,吵到最后,他肯定对你不恭敬,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心理。

??第三、逆反。

孩子从小长到大,??一般爸爸妈妈的光荣历史他基本都知道。因为父母可能在不知不觉地重复。

比如说,第一次听到一个故事,觉得挺吸引的,第二次第三次还听到,你心理就打颤了。孩子也一样。

父母第一次说:”孩子,你好好弹琴,??以后能挣钱“。

”真的,那我好好练“。

但后面再说弹钢琴挣钱,他会说,”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再说,他就回你”烦死了“。

孩子逆反期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听了没新意了。

第三,??对于熟悉的教育宣传表现怀疑,不满足,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否定父母的教诲,捍卫自己的信仰。??这个时候他很容易出现固执任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改变方式,父母说话??点到为止,不要坚持太长时间。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生活当中缺少社会阅历,光靠书本是不行的。

孩子会??寻找社会替代材料,比如小说,比如一些虚拟的世界。??在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出现什么呢???靠想象来弥补现实的不足,不轻信人言,??但轻信书本,轻信??一些文学作品,人物形象。

比如说他看一个电影,他说这就是英雄,他想做这样的人。很多人小时候想当警察,真当警察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他心中的警察一定来自某个影视片,认为警察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警察??也有愚蠢的时候,也有出错的时候,有疲倦的时候也有??不行的时候,所以只有他真正做警察了,才知道警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孩子有时容易出现??幻想,我们发现很多变态幻想类的犯罪都源于这个时期,他这个时期没有同性朋友,迷恋书本,迷恋网络,孩子心理肯定会出现异常。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第一让他交朋友,第二要把他拔出来。??怎么去拔呢?多方面,??比如不要光逼他学习,??带他去弄点音乐,搞点体育,??学点什么独特的东西??。孩子兴趣越广泛,越不容易出现类似痴迷于网络的这种行为。

第四,孩子在青春期心理开始要独立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独立,他会遇到很多麻烦,其中最常见的是被欺负。

人类早期是体力战争,个人早期就是力量战争。孩子间的欺负,刚开始是看谁个头大谁有主意,??有些孩子在这两个方面都不行的时候,容易??受欺负。

受欺负的时候,小学生会找老师,但初中的孩子不好意思去找老师,怕同学笑,只能抹掉眼泪,咬着牙,甚至不告诉家长。??所以有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往往就是??会遇到很多麻烦,那么他最好的依赖是谁呢?是同伴。

有些孩子这个阶段会去找谁呢,有些会和坏孩子交往,????家长就恨就骂,你怎么不跟别的孩子交往偏跟他来往。

孩子只要有这种行为,一定有不安全感,不要骂他,不是他的问题。因为只有结交到坏孩子,他才不会被欺负。所以他结交坏孩子,一定有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性意识觉醒,生理发育了。

生理现象出现后,不好意思主动和父母说。怎么办呢?他就一定会去琢磨。这个琢磨呢,一般都不是目光对视的去琢磨,而是??单向的,静态的,比如书啊电视录像啊,还有些孩子通过一起闲聊,聊天。这个过程中,我叫隐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ur2dl.com/yjcs/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